姚妈妈面色一顿,赔笑道:“世子妃娘娘怀着身子呢,这种事可不能随便听,吓着了小公子可不好。”
“你只管说,小公子胆子大,吓不着他。”姜明月和蔼地道。
姚妈妈犹豫了下,叹口气,越说越激动:“也不知那匈奴头子是怎么想的,作死的哟,抢了东西不算,还杀人,早晚遭报应……
城门外的百姓都安置在城内了,放牛羊的,袁帅让人买下牛羊,宰杀了充作食物……
攻城攻了一个多月,要不是袁帅强撑着,恐怕这城门就保不住了……
前头打仗,后头老百姓们自发地煮饭往前送,青壮年都去做壮丁了,上山采石,砸那群丧尽天良的鬼子……”
姚妈妈跟打开了话匣子似的,从开战之初,一直讲到如今的形势,这些都是城中人看得见的,不算军事机密。
姜明月整理了下她的话,袁帅是早有准备的,大战还没开始前便劝老百姓往城内安置,但一部分人是不愿意的。
因为他们也是放牛羊的,虽然不像草原上的那些部落一样,却也是靠草原吃饭,住到城内就意味着他们没地方圈牛羊。
这个思想工作很难做,就导致匈奴后来还是抢了很多牛羊,杀了很多人。
本来两军对峙,势均力敌,战场在草原上,但自从袁白涵中了暗箭之后,形势开始急剧变化,变成大孟防守,匈奴进攻,战场就拉到了这座边城上。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句话在这里并不适用,因为袁白涵就代表了整个军队的魂魄,代表整个军队的“志”,他受伤了,军心一蹶不振,就好像冥冥中注定大孟会失败似的。
姚妈妈说完后,泪水涟涟。
姜明月唏嘘,金妈妈来禀告晚饭做好了,姚妈妈赶忙擦眼泪,和她一起去端饭。
金妈妈几分责怪、几分提醒地道:“幸亏世子爷没回来,不然看你在世子妃面前哭,不嫌弃你晦气才怪!”
“我知道了,不会了,世子妃就是问问边关的事,是个菩萨心肠的,瞧来是个好伺候的性儿,咱们可以放心了。”
“去去去,主子的性子你也敢试探。”
两人说着话,利索地用碗扣住盘子,防止盘子里的菜冷了,这才端到炕桌上。
沈云溪习惯了在桌子上吃饭,盘腿坐在炕上吃饭只有生病了才这样,这个姿势不雅观,不过既然来了这边,就入乡随俗,而且地上没有地龙,下去吃的话指不定得受寒。
沈云溪一边吃,一边问:“世子爷呢?”
怀孕后,她食量加大,一天吃个四五餐都是有的,孟长交代她吃饭时不要等自己,饿了就吃,简直是把她当猪养。所以,她也习惯了饭上桌就吃,不等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