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也基本确定。
马丁·坎贝尔在外浪了一圈,老老实实地返回丹妮莉丝这边安心制作神奇女侠2,也丝毫没敢再在当初的合约之外要这要那,这是西蒙一开始就希望看到的结果。
派拉蒙一地鸡毛。
即使拿下派拉蒙的西格拉姆集团依旧没有失去对娱乐产业的信心,几方折腾下来,大概也已经感受到好莱坞并不是那么容易能够玩转的。
卡洛克影业破产,开始进行清算。
原版的雷尼·哈林和吉娜·戴维斯夫妇因为没有参与这个项目躲过一劫,不过,新版的男女主角,威廉·鲍德温和达丽尔·汉纳事业双双遭遇重创。
威廉·鲍德温算是鲍德温几兄弟中最帅的一个,很有希望向动作明星方向发展,可惜,割喉岛之后,未来几年大概都很难再接到同等体量的项目。
八十年代初就依靠参演银翼杀手成名的达丽尔·汉纳,这些年一直在尝试冲击一线,资源也算不错,除了银翼杀手,还与罗伯特·雷德福、汤姆·汉克斯、迈克尔·道格拉斯等大咖都算合作过,可惜一直都是那种让观众非常脸熟却半红不红的状态。
因为割喉岛是一部偏女主电影,这次可谓是达丽尔·汉纳的一次突破。
可惜,鲤鱼跳龙门失败,结果要比威廉·鲍德温还要惨淡。
总体而言,去年的i之后,好莱坞的某些格局又已经划分完成,丹妮莉丝娱乐今年不再保留实力,结果就是好莱坞其他制片厂连续一年都不太好过。
现在的好莱坞七大,真正由美国资本掌控的,就只有丹妮莉丝娱乐和时代华纳集团两家。
剩下的五家公司,索尼控制着哥伦比亚,还逐渐取消了这个厂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老板虽然移民了美国,但母公司新闻集团的核心依旧在澳洲,派拉蒙被加拿大的西格拉姆集团买下,米高梅被以约翰斯顿家族为首的澳洲财团控制,曾经美国文化代表的迪斯尼被法国维旺迪收购。
这种情况下,即使丹妮莉丝娱乐的过于强势让其他五家想要反弹,也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
且不说维斯特洛体系在联邦当局逐渐深厚的政治布局,哪怕没有这些,海外资本想要打击本土资本,在全球任何国家,结果基本上都只会是帮亲不帮理。
至于时代华纳,在西蒙的持续经营下,两家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即使接下来被通用电气并购之后,双方也足以和睦相处。
商业上无法与丹妮莉丝娱乐竞争,想要使用其他手段压制更是行不通,一整年的低迷下来,这个年底,特别是丹妮莉丝娱乐重点压制的索尼影业,派拉蒙和迪斯尼三家,都不得不悄悄缩减了1996年度的制片规模。
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显而易见,这么做,只会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制片厂主动让出的市场空间,丹妮莉丝娱乐及其盟友完全有能力全部吃下。然后,索尼几家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醒悟时,可能已经彻底沦为好莱坞的二线制片厂。
马里布,丹妮莉丝影城。
西蒙12月1日下午的最后一项工作日程就是与米高梅负责人雪莉·兰辛讨论那份打包融资方案。
这段时间,雪莉·兰辛出手将已经申请破产的卡洛克影业旗下两位负责融资的高管挖到了米高梅,算是初步继承了卡洛克影业曾经的融资渠道。
即使刚刚在割喉岛项目上栽了个大跟头,两位转投米高梅的负责人在向以往的金主透露米高梅的融资计划后,即使没有一口答应,对方也都给出了相当正面的回应。毕竟所有人都知道,米高梅就是丹妮莉丝娱乐的小弟,背后更是依靠着维斯特洛体系这棵参天大树。
而且,考虑到丹妮莉丝娱乐过往一些年拿出的项目基本上都让好莱坞其他制片厂收获颇丰,这次即使是米高梅牵头,只要幕后是西蒙·维斯特洛主导,也就拥有了相当的投资潜力。
西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很多二三线电影公司的崛起,除了幕后的投机资本,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影公司开办初期意外的制作了几部非常成功的电影,最终形成了一段很长时期的良性循环。
这次引导海外资本的计划,如果一系列打包项目最终都不温不火,结果很可能也就别想有第二次。
毕竟没人是傻子。
因此,开端最好是能给出一个大点的甜头,甜头越大,后续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只要做成了惯例,将来哪怕每一期中都只有一部大卖影片,综合起来给投机资本带来比其他投资渠道稍高一些的收益,火车头效应加正面的收益,就能源源不断将资本吸引过来。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于是,西蒙在龙卷风和独力日之间一番斟酌之后,敲定了后者。
算是下一剂猛药。
而且,独力日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来自德国,米高梅接手的卡洛克融资渠道,基本上也都是德国的避税资本,再加上罗兰·艾默里奇在dc电影宇宙系列上积累的名气,引导起德国资本来会事半功倍。
当然,这份计划西蒙也不会只面向德国。
无论是欧洲、亚洲还是澳洲,哪怕是拉美,想要参与,都可以。
唯一的一点就是自负盈亏。
原时空中的独力日以7500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