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这样想要不顾一切往上爬的人多的是, 能够被他看上的达官贵人们也不是好忽悠的,看不出他眼里的野心勃勃和能力, 而那些世家子弟别看有些一开始是被他留洋的文凭和所谓的海外见识给迷惑住了,引以为酒肉朋友在, 但是一听他目前只是教育局里小小的一个文员, 又立马对他不屑一顾了。
梁仲永自视甚高, 奈何换了个地方,在奉天却碰了一鼻子灰, 他也不想想这是在哪儿, 这可是奉天, 全华夏除了北平外, 豪门遍地走, 高官不稀罕的地界,他一个个小地方来的小小人物, 又是半吊子水平, 又不是真的有令人震惊折服的政见学识, 难不成还指望别人都是瞎的傻的。
可惜梁先生显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反而愤愤不平自己空有满腹才华, 却郁郁不得志,并且在无人处满口都是对那些看不上他的人的污言秽语——他不敢当面说。
他今日也没看报纸,是来醉酒浇愁的,别看他自己一事无成,兜里空空,但是对待自己的吃穿用度却是从不委屈,那些公子哥一开始能和他称兄道弟也是看在他的穿着打扮和出手大方上,以为他是什么大人物。其实不然,他每月领的月薪往往不到十天尽数花完,每当此时,他便书信一封寄到远在山东的家里,梁老父收到他在奉天教育局当差且急需要银两疏通上级的书信后,总会立马给他汇款,多则数百,少则一百大洋。
梁家人都以为大儿有出息了,在教育局当差,可不就是给官家做事,这放以前,可就是官家老爷的存在啊!官场上的那些潜规则,即使是梁父这个小地主也是略知一二的,为了不托大儿后腿,砸锅卖铁也给他汇钱,至于最近田事不兴,收成不好,家里也紧缺钱这事,梁仲永便不知道了,他拿着家里汇的款子上最好的酒楼,进最好的窑子,没几个月又把银两尽数散去,继续往家里写信。
这都是前言,暂且不表,要说这借酒浇愁的梁先生此刻见了上有凤来居寻人的吴小姐,那颗初见时便跳动的心可以说是又活跃了过来,不过眼下这颗爱慕之心里却是又多了一点别的什么东西。
既然得贵人提拔这条路行不通,那么娶一房家世背景雄厚的娇妻岂不是更快更好的登天梯?
梁仲永这酒才开喝,他拿出随身带着的西洋香水,往自己身上喷了喷,又整理了一下衣着和头发,自觉皮囊足够完美才起身往靠窗吴璎容那一桌走去。满面愁容的美人正好需要幽默风趣的绅士来陪伴。
等到天黑,林大少都没有回来,但是曾白玉却是见到那位吴小姐身边多了一位梁先生,两人有说有笑,即使是挂念林大哥的吴小姐也被他连连逗笑,他还听到这位梁先生正在约吴小姐改日去看文明戏。
曾白玉对这个年轻人有几分印象,不过却不是什么好印象。不过他也不好对人说什么,只摇了摇头便走了。
————————————————————
第二日的有凤来居还是没有恢复从前的热闹生意,不过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酒店一切井井有条。直到卖报郎的声音在外头响起,“卖报啦!卖报啦!惊天大消息!林先生培育出亩产翻倍的水稻!老百姓都有可能吃上白米饭啦!”
曾白玉听了一耳朵,但是因为在楼上不大清楚,忙唤人买来今日份的报纸。
《民报》和《大公报》是不同于《关北日报》这种地域性的报纸,受众是全国范围内的。之前这两家便是最先报道宋元驹遇刺案,《民报》最先得到消息,对家《大公报》紧随其后放出了案件的嫌疑人,引起了一大波社会讨论。
而今日这两家报纸却是出乎意料地联手,在同一天份的报纸头条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留学归国的双博士林先生利用所学,帮助奉天农场试验场研发出了名为“凤王一号”的水稻稻种,这种稻种以惊人的产量和其他优良性状,经过试验即将在奉天全面推广。经过研究发现,“凤王一号”不仅能够使得亩产翻倍,且即使是在缺水的环境下也能适应生长,这使得它极有可能能够绝大多数地方普及。
而与此同时,林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还未定名的小麦粮种比起目前已有的最优良的麦种“奉天一号”也增产百分之三十。这是什么概念,即使是再不知农事的人也知道,增产百分翻倍和百分之三十是两个多么惊人的数据。这意味着原本只够吃三个人的粮食可以再养活一个半或一个人。甚至已经有不少深谋远虑的人想到,若是让这位林先生继续研究下去,是不是将来有一天还可能实现更多的增产?
除此之外,《民报》还刊登了目前的总理宋元驹已经同奉天签订了购买良种的合同,刚好赶上华北地区第二季小麦种下的时节。而《大公报》也有自己的独家,据可靠消息,这位林先生除了有凤来居这家酒楼外,还带来了西洋的先进农具,改进了目前国内的落后农具,并且以极低的价格租给周围的村镇的农户,是个真正爱民爱民的民族企业家!至于你问为什么这么一位科学家却开了有凤来居,嘿!还不许林先生有个爱好嘛!而且襄城林家本就是以美食发家,从前林老太爷还在的时候,林家菜可以说是远近闻名,林先生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