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秦惟大喊,一下子醒了过来,张开眼睛就见绣着龙凤的锦帐四垂,有人撩开一片,微弱的晨光透入,轻柔的声音说道:“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
跌跌撞撞地开新文。
本来准备写完了再贴,可那样的话我就会犯懒,慢慢悠悠地写。现在开始贴,也许能让我写得快些(很紧张)!先贴两天,因为没写完,不能保证日更,但是肯定会填完坑的。
下面是引发我写这文的一些想法,与故事无关,可忽略。
我相信万物有灵,人生是一次学习和体验的旅程,灵魂来之前像上学一样,选择了自己的课题和难关,是有自主性的。可是许多灵修的书籍中讲到,人们在选课时,要考虑因果债。后来读到过一些有关催眠的文字,也多次讲到前世的行为会影响到此世的处境……所以我开始接触佛学。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不公,我曾写了弱女和天降,希望罪有所惩,还世间公道。
但是从宗教的角度看,这是做不到的。佛教认为所有都是因果,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和平只有通过慈悲消除仇恨才能达到。基督教在这个题目上与佛教有异曲同工之处。推荐余虹的“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 链接:/.php?pid=100074695
读过一个佛经故事,叫平息仇恨。说两个女子历世是仇人,你杀我,我杀你,灵体都打在一起,一个甚至成了恶魔。最后打到佛陀面前,佛陀向她们展示了每一世她们如何仇恨相杀,让她们明白了这种延绵的仇恨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两个人都皈依了佛门。
这个故事给了我灵感,就按照因果的梗儿开了脑洞。我的重点并不是说不惩罚罪恶(实际上,所有罪恶都会被惩罚),而是人不要被仇恨束缚。
虽然我不懂过于深奥的佛教理论,但劝人向善,知道因果,不以仇恨而以爱心对人,总不会错的。目测不该写的太长,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快穿、轮回之类的文非常多,我喜欢的有“有姝”,“魔教祖师”等等,推荐大家去看看!作者们独具匠心、气魄宏大,情节曲折……相比之下,我的故事太简单了。第一次写跨几世的文,真的是“俺也试试”。
先谢谢大家的鼓励!
第2章 第一世 (1)
秦惟愣住,片刻之间,他的意识就掌握了原来的脑海中的记忆。
他是此朝的十七皇子,今年十七岁。母妃在他还没记事的时候就过世了,他养在皇后名下。
皇后对他从不看顾,他在缺衣少食中被宫娥们拉扯大。
启蒙时,皇后指派的老师对他极为严厉,总说他读书不用功,头脑愚笨,他就真的不喜读书了,平时缠着侍卫们想学些拳脚,可谁愿意教他?自然是文不成武不就。
长到十岁,他的乳母和几个对他亲厚的宫女都相继被抓了错处打杀了,他才明白他的母后不仅懒得养他,还不想让他在宫里有什么依靠。
他变得沉默寡言,暗地里查访到了母妃从娘家带入宫中的粗使宫女,托她带出话去,与母妃的外家时常联系。可惜外家也无法帮他什么。
母妃的娘家姓洪,武将背景,当初洪家小姐入宫时,十七皇子的外祖尚且在世,镇守北方一处疆界。可后来胡戎入侵,洪将军领兵迎战,全军覆没,百不余一。
洪将军战死,几个舅舅非死即伤。皇帝夺了兵权,一门从此没落,在京城的洪府里现在只住着长房长子,十七皇子伤残的大舅,与老妻带着个读书的儿子,其他人早就回了乡间,与庶民无异了。
皇帝有二十多个皇子,十七皇子的外家虽然败了,许多其他皇子的外家依然有权有势。当初纳这些人家的女儿是为了笼络各方势力,可是有了皇子后,这些势力又是皇子们不同的依仗。有靠山的皇子们相互比照着,谁也不服太子。
皇后在六年前暴病身亡,皇帝的宠妃一个接着一个,对太子看着并不是那么信重。太子的外家虽然位及三公,也从来没有在朝上公开支持过太子,太子又一向低调,于是有些皇子们就觉得太子的位子不稳,在暗地里做些小动作。
十七皇子并不想去夺位当皇帝,他没有强大的外戚,自知没那个实力。他十六岁后出宫建府,一直是个没影响的小透明。可他总想人不知鬼不觉地使使坏——就冲当初皇后怎么对待他的,他也不能让太子顺顺利利的。为此,他除了宫里配置的五六个宫人外,还从洪家挑了二十几个仆人,里面不乏习武之人,没打算太安生。
三个月前,有消息说太子的外家为太子请出了隐居华山的高人龚昊为东宫僚臣。据传龚昊精于演算,著有奇书,是鬼谷子的某代弟子,有治世之韬略,甚至有云“得此人可安天下”。太子如果得了他的辅助,皇帝想废太子也难了。后来,东宫果然派出上百护卫前往华山隆重相迎,十七皇子猜测其他皇子也会派了人出去“迎接”。
他不甘落后,仔细研究了华山前来京城的路径,揣测各方动态。他的外家没了武力,可其他皇子的外家有的是掌兵的武将,凭武力值不低于太子的侍卫。十七皇子只希望捡个落,把漏网之鱼杀了就行了。他选了两处僻静之地,派了十来个人去埋伏。日后如果登基的不是太子,他也算是为拉下太子出了把力。如果登基的是太子,他已经让人务必收拾干净,别让人抓到把柄。怎么看,这都是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