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承打退了李典,便去援手陈兰、雷薄,吕通被陈兰所斩,吕建被雷薄所杀,管承斩了吕常,擒了路昭,混战之下,袁术军又损失了不少人马。
又行了千余步,后边突然又杀出了一员老将,两人通报了姓名,管承才知道此人乃是孙家的老将,姓黄名盖表字公覆,乃是孙家四大家臣之一。
黄盖的年纪虽老,但手中的九尺钢鞭可不含糊,和管承足足打了十多个回合,管承渐渐有所不支,此时雷薄、陈兰、梁刚三将齐出,四人群战黄盖,四人又战了五十多个回合,管承借着黄盖一鞭打死梁刚之计,这才一刀劈中黄盖的胸口,使其重伤而走。
管承连战数将,破曹、孙两军,袁术当即大喜,立即就封管承为龙骧大将军,表护国公,然经此一役,袁术的兵卒又折损了三成有余,一路奔逃,又逃散了一部分,管承桥准时机,本来准备等到了一偏僻之地,就下令对这袁术军发起攻击,但管承却瞧出了雷薄、陈兰两人武艺不差,自己绝对拿不下他们两个,而且还很容易发生意外,于是便一直忍耐着到了乌江港。
乌江港一到,管承便准备夜里行事,结果却有了变数,雷薄、陈兰竟然有意杀袁术而投左傲冉,而且还来和管承商议此事,管承当即便同意了,恰巧此时阎象出现了,斥责三人乃背主求荣之辈,雷薄、陈兰奋起欲杀之,阎象却哈哈大笑道:“吾也正有投左傲冉之意,闻听你三人商议,特来一试尔!”
结果就不用说了,袁术军兵卒的质量本来就差,又在没有任何的防备之下,除了袁术一人外,其余全部被杀,袁术吓得当场就拿出了“传国玉玺”,乞求管承能饶他一命。
左傲冉听完了管承夺“传国玉玺”的经过,先前那一点不悦之色也释然,心里更是美得不行,感情这管承见机行事拿捏得这么准,不由得大赞道:“管将军应变能力如此之强,真乃将才也!”
高览这时上前了一步,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解:“三弟啊,以我军的军力,其实要想在曹、孙两家前面抢到“传国玉玺”并非难事,为何三弟你又要如此的拐弯抹角呢,既然先前已经定下了计策,后面为何又要去攻打寿春,图增伤亡呢?”
高览的话说出了众将的心声,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才智过人之人,当然某人以外,对于左傲冉的做法的确有一些疑惑,但是长期以来建立的信任,使得他们不好意思开口询问,然而高览的身份却不同,此问也恰到好处。
左傲冉看着众将期待的目光,微笑地解释道:“此次“传国玉玺”共分为两中取法,一为明取,二为暗夺,明取者,即可将其送入宫中,换得官位与名声,暗夺者,可藏于自身,用其与当权者交易。”
左傲冉见众将还是满头雾水,便继续解释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比方说,现在的孙策虽为一方霸主,但是其官位才是区区小小的柴桑太守,名不正,而言不顺,以至孙策取“传国玉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好名正言顺的一统江东,只要孙策一将“传国玉玺”到手,就会立刻派人前往许昌,将“传国玉玺”上缴与献帝刘协,曹操那时也就一定会封孙策的官,明取也好,暗夺也罢,对孙策来说,都不重要,所以明取对于孙策来说是最好的方法,即可扬名,又可升官,两全其美也。”
左傲冉说到这里,看了众将一眼,而后继续说道:“我军却于孙策恰恰相反,吾官拜骠骑将军-护国忠勇侯-平蛮大元帅-并州牧,而且还属于皇亲国戚,可谓是位高而权重,曹操绝对不可能在提升我的官位,而我也不用他提升,最多曹操也就是赏些黄白之物,这些东西我军多的是,根本就不稀罕曹操赏的这些东西,明取就对我军无效,但是只要我们偷偷的拿到“传国玉玺”,那可就不一样了,曹操根本就不能确定“传国玉玺”在我们手上,即使他们可以猜到,但是没有确实有利的证据,他们根本就无法拿我军怎么样,以曹操的野心,他一定会和我军暗中的协商,到时候我军就可以和曹操谈谈条件,至于攻打寿春也就是做作样子而已,如果我军不打寿春,就会惹人非议,现在就不会了,曹,孙、刘、吕四家攻下了城门,我军也攻下了城门,曹,孙、刘、吕四家没有抓住袁术,我军也没有抓住袁术,顶多就是平手而已。”
众人这才大悟,颜良感慨道:“没想到一件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后面却有如此大的学问啊!”
高览又问道:“我军得来的“传国玉玺”,为何要与曹操交易?”
左傲冉明白高览的意思,微笑的说道:“传国玉玺算什么东西,只有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相信什么得玉玺者可得天下这样的鬼话,要是真是如此,秦朝岂会灭亡,王莽其能篡位,袁术得到它为何不能得天下,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不可轻信。”众将也觉得有理,于是纷纷点头赞同。
ps:(本人新手上路,写作技巧尚有待提高,因此目前作品可能水平有限,速度也不够快,但我会努力的,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砸票,多多收藏,谢谢!不一样的三国,我心中的三国!)【23dus.cc 爱上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