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代的皇帝血脉一直不旺,到皇帝这一代更是只有皇帝与卫亲王兄弟两个,旁的藩王都是血缘比较远的了,就是炙手可热的晋王府也是皇帝格外开恩留爵两代才能保有郡王位,否则按照皇室爵位五代而斩的规矩,现在的晋王府应该是叫做晋国公府的,还是个二等国公,比凉国公的一等国公爵位还要低一级。
这也是怕皇室衰微,世家坐大,皇帝才行的无奈之举。
晋王妃的长子早两年便定了亲,次子才定了颖国公家的四姑娘康载善。除去晋王府的两个儿子,唯有太子孟长信与卫世子孟长还未定亲。
但是,即便凉国公凯旋而归,权势如日中天呢,袁皇后也不会让名声坏掉的姜家姑娘与太子、卫世子中一位定亲。
再说,袁皇后其实对太子的亲事没有话语权。
所以,凌霄的语气很像是开玩笑,眼中闪过黯淡,太子是袁皇后养大的,袁皇后却不能在他的任何人生大事上置喙。
皇帝更像是把袁皇后当管家婆和奶娘用。
袁皇后微笑道:“那日,本宫瞧了姜大姑娘的字,是个心性坚韧的人,姜家的事本宫有所耳闻,很是佩服这姑娘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活着,而且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活着。一般人在这种境地里,不是被逼成个愤世嫉俗的人,便是被逼得懦弱无能,自怜自哀。所以当时本宫就猜,姜大姑娘必不是表现出来的那样胆小畏惧。果然,后来她遭受自家门客和亲妹妹的诬陷,应对从容,平安度过危机。之后,晋王妃临回封地时,提起康家姑娘,顺嘴提了一句姜大姑娘是个至孝的。康四姑娘嫉恶如仇,能与姜大姑娘交好,可见姜大姑娘的品性是个好的。姜家名声被她那妹妹败坏干净了,所以,本宫就想帮她一把,希望她能找到个好姻缘。”
凌霄了然,姜明月被特意传召入宫,说明袁皇后记得她,欣赏她,那些维护正统、维护袁皇后的世家看在袁皇后的面子上也会多考虑姜明月的。
☆、第92章 一直鳏居……
“娘娘真真心善。”凌霄赞道。
袁皇后眼中掠过一道疾光,她抚上自己的脸,对着镜子摇了摇头。
心善?
未必,没有企图,她不会自招腥膻,多此一举地沾上凉国公府这样野心勃勃的家族。
袁皇后的目光从镜子里移开,走到窗子边上的贵妃榻上坐下,说道:“凌霄,拿两本经书来。”
凌霄取来经书,迟疑着劝道:“娘娘,陛下不喜您读经书。”
“左右无事可做,读经书可静心、打发时间。陛下虽然不喜,却未说不准。放心,本宫并未有出家的想法。”袁皇后淡淡地讲了个冷笑话,翻开经书,不到片刻便看了进去。
凌霄神色又是一黯,他们这位陛下性情古怪,对待袁皇后的态度更是古怪。
曾有一次袁皇后发高热,带病坚持为皇帝和宁贵妃的中秋赏月费心布置,袁皇后一直瞒着大家,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才察觉,急忙叫太医。袁皇后病危,几次差点死去,皇帝恶狠狠地在袁皇后耳边骂得极为难听,后拿麟趾宫的宫人性命威胁,袁皇后的病情才慢慢好转。
其实,凌霄有感觉,那时候袁皇后已生无可恋,是真的想死的。
袁皇后病愈后,神采更淡,有段日子痴迷佛经,仅有的两次出宫都是去万安寺。皇帝命人搜出麟趾宫所有的佛经全部烧了,不许袁皇后去万安寺,也不再宣召万安寺的和尚进宫讲法。
直到前些天,西凉战事吃紧,西凉大军节节败退,皇帝心生不安,便去万安寺请方丈算命。宁贵妃久未出宫,嚷着也要去,皇帝拗不过她,又不虞在小事上烦心,便将袁皇后带上打点。说白了,就是要袁皇后照顾宁贵妃的饮食起居。
这经书就是那时候万安寺的和尚送的。
不过,从万安寺回来后,袁皇后常常发呆,无事就翻着经书看,却是盯着某一页继续发呆,根本就未看进去。
但是,今儿袁皇后却有些反常,她的神情是真的看进去了。
凌霄稍微放心,看来是袁皇后对前几天的烦心事释怀了她身为袁皇后的贴身大宫女,相伴十几年,仍旧不能完全看透主子的心思。
袁皇后方读了两页经书,送姜老太君三人出宫的小太监进来禀告:“娘娘,姜老太君等人出宫的路上遇到甘露宫的人,被贵妃娘娘叫去甘露宫了。”
“甘露宫?”袁皇后娥眉颦起,思忖半晌,眼中闪过恍然,温婉地问道,“本宫记得今儿贵妃叫了她家的十五妹进宫罢?那位宁十五姑娘可曾出宫?”
“回皇后娘娘,宁十五姑娘并未出宫。”
“下去罢。”
“是。”
小太监退下,凌霄疑惑道:“娘娘,奴婢记得前些日子承恩侯和太子手底下的人不断给凉国公找麻烦,贵妃娘娘不会为难他们罢?”
承恩侯和太子的敌意那么明显,只要长了眼睛的,都知道那座假的八宝玲珑塔是凉国公送给宁贵妃的,暗中嘲笑凉国公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为难?”袁皇后轻轻摇头,笑道,“怎么会为难呢,姜家好事将近了。西凉战事之前虽然不利,但是与太子无关,相反,太子暗中帮了不少忙,否则,战事持续一个多月不利,陛下不是去万安寺问天命,而是直接问太子的罪了。所以,凉国公出发前,应该已经跟承恩侯和贵妃和解。”
凌霄暗惊,再细细咀嚼方才袁皇后的话,顿悟,愕然地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