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赖府这边,赖嬷嬷听说了晴雯的喜事后,玩笑似的笑斥金钏儿道:“好个贼丫头,骗我说接晴雯丫头去住几日,结果连整个人都骗走了。我这身边少了可心的人儿,你倒是要拿什么来赔我的?”
金钏儿忙陪笑请罪道:“嬷嬷教训得是,是金钏儿不懂事了。只是这也是桩好姻缘,晴雯有了好归宿,嬷嬷也替她高兴不是。”
入画也跟着凑趣儿,奉承了赖嬷嬷许多的话,直把她老人家哄得合不拢嘴的笑着。
赖喜娘带着两个丫头,拿了两匹大红色的布料,走了进来,拉着晴雯的手,不舍的笑道:“没想到姐姐竟比我嫁得还早,本来还想着出阁前,还能再得姐姐陪伴上一年半载的,却没想转眼分离就在眼前了。这两匹布料是当初人家送我做嫁衣的,只是我做嫁衣的布料,祖母和母亲早就给我准备好了,所以就放在箱子里,一直都没有用上。如今姐姐大喜,妹妹也没有什么可送的,就借花献佛,将这两匹布料送给姐姐吧。”
话落,让丫头们将两匹布料放在晴雯旁边的桌上,接着笑道:“这两匹大红的布料,一匹是金线绣大牡丹花的,一匹是金线绣细竹的,正好可以做新娘子和新郎倌的喜服。还请姐姐不要嫌弃礼薄,往后空闲了,多过来看看祖母和我,别把妹妹给忘了。”
自从穿越成晴雯,受够了表兄嫂的冷待,幸得赖嬷嬷相助,回到了赖府。每日与赖嬷嬷和赖喜娘相伴,说说笑笑的,做做针线活儿,晴雯的日子可说得上是轻松自在。
赖嬷嬷和赖喜娘对她的好,是发自真心,她也非常清楚,所以当离别在即时,她心里也是有诸多不舍的。只是“入乡随俗”,嫁人这条路是早晚要走的,与其不知道将来的归处,倒不容趁着眼前有如此好的人选,为自己寻个好归宿。
晴雯站起身来,紧紧的拉着赖喜娘的手,红着眼眶儿,笑道:“姑娘放心,往后我定当常来看望嬷嬷和姑娘,姑娘也要好好保重身子。趁着出阁之前还能过些轻闲日子,好好陪在嬷嬷跟前孝顺孝顺。待姑娘往后嫁了人,再想回娘家走动,就不是容易的事儿了。”
赖喜娘乖巧的点头道:“姐姐放心,这些道理,妹妹都懂得的。”
赖嬷嬷在旁笑道:“喜娘大了,人情事故的,也懂了不少。这布料送得也合时宜,比你们再出去买要便宜许多。这小孙女儿都知道随喜礼了,我这老婆子就不能空着手,只靠着一张嘴了。”
话落,吩咐身旁随侍的丫鬟道:“上月里亲家太太送来的那套金头面首饰和那对翡翠镯子,你去取了来,再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那丫鬟答应一声,领命而去了。
赖嬷嬷笑对晴雯道:“上月里亲家太太送来的头面首饰和镯子,我看着倒是好东西,只是样式太过花俏,老婆子我戴着不合适。本来是想给喜娘添妆的,如今你大喜,就送给你添妆吧。你孤零零的姑娘家,连个正经儿的娘家人都没有,嫁的也是乡下的农户,嫁妆丰厚一些,往后的日子也能过得宽裕些,婆家人也不会小看了你。”
晴雯知道赖嬷嬷是真心为她着想,心里感激得很,走到赖嬷嬷身前,跪下磕了个头,含泪道:“晴雯孤身一人,无处为家,幸得嬷嬷不弃,收留了晴雯,又好茶好饭供着,待晴雯与姑娘无异。晴雯心中感激不尽,本想在嬷嬷身边多伏侍几年,尽一番孝心的,却不想事事多变。如今晴雯即将离府,还请嬷嬷多多保重身子,莫让晴雯挂怀。嬷嬷对晴雯之恩,晴雯终身不敢忘记,往后若有用得上晴雯的地方,嬷嬷只管派人叫晴雯回来。”
赖嬷嬷欣慰的点点头,一面让赖喜娘扶晴雯起来,一面不放心的嘱咐道:“这嫁了人,就是婆家的人了,不能再像出阁前那么随自在。事事应以婆家为重,样样要以夫婿为先,切莫使子、耍脾气,凡事要多多忍让才是。这过日子总是有磕有绊的,没有件件顺心满意的,遇事不要慌乱,小俩口有商有量的,再大的难处也能挺过去。日子嘛,就是要熬着过的。”
赖嬷嬷拿着近一辈子攒下的道理,一遍又一遍的嘱咐着晴雯,生怕她心里糊涂,往后在婆家受了委屈。晴雯也知道赖嬷嬷的好意,乖巧的坐在赖嬷嬷身边听说,一句一句的答应下来。
至晚上用过饭,晴雯方带着金钏儿和入画回她的屋子,收拾整理她的行装。待收拾完毕,又陪着赖嬷嬷和赖喜娘说了会儿话,方请了辞,坐马车回了悠然村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