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的一个小巅峰剧情了。
贫民窟的一家四口,趁着富豪家外出旅游,在大别墅里享受生活。
结果因为下雨的原因,富豪一家居然出门后又回来了。
这一个回马枪,将整个电影的戏剧性给拉满了。
倒不是说这个剧情的设计,戏剧性有多么的强,只是之前的叙述中,更多的是一种合理的荒诞,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
这突然来这么一手,让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普通观众,则是看着平民窟一家在别墅里,和富豪一家躲猫猫,看的心惊肉跳。
看着小李子和朱丽叶-罗伯茨再那里搞颜色,看的面红耳赤——艺术电影,少有不搞些颜色剧情的,好像有种不带些颜色,电影艺术性就不达标一样,不过中的颜色,还是属于非常含蓄的。
而资深观众看到这里,则是内心非常清醒,知道电影这是要搞转折了。
大多数的艺术电影,都是这么个套路,或者说所有的艺术电影,乃至于商业电影,都脱离不开这种套路。
在主角志得意满的时候,搞一波事情,来一波挫折,然后就是各种冲突,最后通过各种冲突,制造激烈的情绪表达。
只不过这波的挫折,来的戏剧性,表现的确实非常有震撼性。
平民窟一家人从富人的大别墅中,成功的悄悄撤退,然后往自己的家走。
这里电影中用一个长镜头来变现的很清楚,一家人一直都是在走下坡路。
一开始人还没有注意到,但是随着这个镜头的表达时间,越来越长,越多的观众注意到了这一点。
甚至电影为了让观众注意到这一点,还特地的加了些东西——雨水。
是的,就是雨水。
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个道理,哪怕是脑残都能知道。
当主角一家人,一路往下,积水越来越深,很多人就是没有刻意的注意到这一点,但是潜意识里,也发觉了这一点。
当贫民窟一家人回到自己那地下室的家附近的时候,观众看见那原本的街道,已经成为了泽国。
贫民窟一家人回到自己的家后,整个身体只能露出个头出来。
这一幕,让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冲击。
“厉害啊!从别墅那里下雨无碍,到地下室这里下雨被淹,这合理的手法,达到了震撼的对比,厉害啊!”卡梅隆看到这里,已经完全的明白了这部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了。
就是贫富差距。
电影的名字叫做寄生虫,只是一种对整个故事的概括,对贫民窟一家人如同寄生虫一般寄生在富豪家的总结。
电影的主题,还是在抨击贫富差距。
这个主题卡梅隆不是不知道,但是就如同鱼儿在水中,感受不到水一样。
“是啊,这个主题还能搭上去年的金融危机,若是不出意外,明年的奥斯卡,有好戏要看了。”一边的斯皮尔伯格听到卡梅隆的唠叨,也不住的感叹。
两人的感叹到此为止,因为电影还在继续。
这个雨夜的镜头,随着平民窟家女儿坐在狂喷不止的马桶盖上抽烟,男主朋友送给男主的那块石头从水里浮起来后,缓缓结束。
接下来就又是一个明媚的艳阳天,但是所有的观众都知道,这再好的天气,也没法让电影里的气氛,回到之前了。
果不其然,剧情的推移中,男主一家,发现了比他们还会寄生的保姆一家人。
他们虽然寄生在富人家里,但是好歹还帮富豪家干些事情,勉强说的话,还能称得上一句共生关系。
但是这一家的两人,那可就是妥妥的寄生虫了。
躲在地下室里,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
但是有那厉害的影迷,能够从这个剧情里,看出些东西。
其实能够从剧情中,分析出一些东西,这不是一个多么厉害的手段。
只要你记住,艺术电影没有一个大剧情,是瞎几把设置的,就可以了。
凡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那基本上都是有些深度、可以算成艺术片。
不少观众在看到这保姆一家寄生虫的模样,就很是自然而然的知道了,这保姆一家,估计就是未来贫民窟一家人的未来了。
果不其然,电影没有瞎扯些什么东西,只是一段自然而然的剧情过渡,就将整个电影的巅峰情节,给放映了出来。
富豪给自己的儿子办生日聚会,贫民窟的穷人一家,开始密谋将知道了他家寄生秘密的保姆一家,给整个弄掉。
然后出现了意外,只是将保姆给杀掉了,但是没有将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疯癫寄生虫,给杀掉。
这后果就很严重了。
总所皆知,约翰尼-德普虽然是个很温柔的人,但是表演起来的气质,那可不是温柔的气质,稍稍发挥一下,也起码得是个连环杀人魔级别的咖位。
而这一部中,约翰尼-德普,岂止是稍稍发挥了一下,简直是全力以赴,还超常发挥了。
那所表现出来的视觉冲击力,简直如同一杯能点燃的二锅头,直接往观众的嘴巴里灌啊!
给观众都给看傻了。
这尼玛是个啥?这么野?这么癫?
而约翰尼-德普的超常发挥,更是给这最后一段,从情节上来说,有些不合理的情节,给掩盖了一些。
加上这又是最后一段剧情了,观众也没有什么时间回味了。
所以当电影完全结束后,全场观众都是一愣一愣的,完全没有注意到电影最后一段,